钤有“定楬”的封泥
钤有“藩”字的封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供图
“蕃”字封泥出土
又出土一枚封泥!
狮雄山遗址出土了不少封泥,这一枚封泥似乎不足为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尚杰把它小心地拿起来,仔细观察。它已经残破,只剩一字。但这一字,让尚杰喜出望外!“这是一个‘蕃’字,和广州地区出土的同一时期器物上带有的‘蕃禺’字体一致。”尚杰说,显然,这是当时该地和“蕃禺”进行公务联系的官方钤印。该遗址与南海郡郡治“蕃禺”之间到底有何关系?是否为南海郡辖下之一县?
据广州市志《建置志》记载:秦朝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另一说为六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郡治在番(注:“蕃”、“番”相通)禺(即今广州)。
在出土的其它封泥中,有些钤印有“定楬之印”、“定楬丞印”,“楬”可能来自于“揭岭”或“揭阳岭”,与“揭阳”应有渊源。狮雄山遗址出土的封泥数量多达50枚,居岭南地区单个遗址第一。尚杰表示,这对研究岭南秦时的官制极为重要。随着这些封泥的出土,人们开始寻找更多的信息证明当时南海郡治下之县还有一个“定楬”。
发现西汉早期墓葬
今年8月,考古人员在遗址东南方向一名为鹧鸪山的地点对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进行了发掘。该墓葬离遗址直线距离只有400米,隔河相望。8月底,考古发掘完毕,墓葬残长达4.6米,出土器物9件,其中一件青铜杖首引人注目。“也许为长者所用,那就说明墓主人是当地长者;或许是权力的象征,那就说明该墓葬非同一般。”考古人员说。
“这是粤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西汉墓”,尚杰介绍,“它是整个狮雄山秦汉城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有力地推翻了遗址为‘长乐台’的结论。”尚杰称,假如是行宫的话,附近是不可能有墓葬的。
据载,1982年,狮雄山遗址被发现。1984-1990年发掘了768平方米,在山冈东面平台显露出一处回廊形宫殿基址。当时专家根据遗址位置、遗物年代及有关文献记载,将其定为南越国赵佗所筑“长乐台”行宫。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长乐台”为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西汉墓葬的出土,以及附近几座西汉墓葬的发现,证明了遗址就是一个县城。因为有生有死,这是长期定居的生活状态。有了这些墓葬,定位就非常清晰了。”尚杰说。
古县城区域规划清晰
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定楬城址”正浮出水面,渐渐清晰起来。
根据目前考古的情况来看,遗址被三条壕沟分成四个区域,有衙署区、作坊区、粮食储藏区,城址的东面是墓葬区。
狮雄山秦代遗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西汉遗址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达到了秦汉时建县的标准。”考古学家称。据记者了解,湖南发现的秦时里耶古城,其残余面积也为2万平方米左右。
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