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大型古墓群19日全景毕现,700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掘出65座墓葬和2座车马坑及1个马坑,历经2000多年,仍有500余件文物出土。该古墓群与曾侯乙墓相距约五公里。
当日,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文峰塔社区居委会二组的古墓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墓地内的文物进行最后的搬运清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郭长江告诉记者,这个墓群年代跨越春秋至东汉,除出土大批珍贵的青铜器外,还发掘罕见“亚”字形古墓。
在约7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已发掘墓葬65座,其中土坑墓53座,砖室墓12座。土坑墓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少数为战国晚期的楚墓。此外,考古人员还首次在随州境内发现曾国车马坑,其中两座车马坑和一座马坑,皆为春秋时期,出土两马驾和四马驾,为揭示春秋曾国车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黄凤春向记者介绍,此次值得一提的是第18号墓,形状与古时的“亚”字相同,与“曲”字形曾侯乙墓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凤春介绍,从陪葬器“五鼎四簋”来看,墓主的身份应该是东周时期的大夫。因早期曾遭盗墓,18号墓仅留存东穴的礼器,墓主的尸骸已经不复存在。据介绍,由于逝者身上通常会佩戴玉器,贪心的盗贼为了防止遗漏,于是将墓主的尸骸也一并搬出墓穴,但由于礼器穴紧靠棺木,增加了盗掘的难度,才得以幸免。
郭长江介绍,本次共发掘出青铜、陶、玉等各类质地的文物500余件,其中青铜器占半数以上,种类主要有鼎、簠(音同“斧”)、簋(音同“诡”)、甗(音同“演”)、匜(音同“仪”)、盘、缶等,部分铜器上大多有铭文,铭文有曾、曾子、曾孙等。根据铭文可知,大多为曾国墓葬。
曾国在史书中不曾被记载,但史学界普遍认为,曾国即史书中记载的随国,文峰塔墓地的挖掘,对确立楚灭曾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早在1978年,随州就发现过曾侯乙墓,出土著名的曾侯乙编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