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栏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
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
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命名管理办法
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 没有推荐机构项目
  •  
    第八批“国保”核定 我国切实加强…
    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武汉…
    古村落消防隐患四起 专家呼吁提高…
    河南郏县"神秘"红石古寨 传承古村…
    世界专家关注文化遗产消逝危机 倡…
    北京火焰山营盘遗址保护工程竣工…
    第一办公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电话:010-66235065
    邮箱:yanjiuyuan010@163.com
    gdk2389@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 >> 快讯 >> 正文
    青河县出土约2700年前游牧人群祭祀所用盾形石板
    更新时间:2013/8/22

     

    近日,考古学家在新疆北部的青河县三海子遗址群发掘出大约2700年前古代游牧人群祭祀所用的盾形石板。

    三海子石构遗址群位于新疆阿尔泰山水草丰美的花海子湖畔,海拔约2700米,西与蒙古国接壤。这里有被考古学家称作“欧亚草原上最大太阳神殿”的花海子十字轮辐状石围石堆遗址以及散布其间的各类精美鹿石。

    由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里的部分遗址正面临湖水的侵蚀,因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新疆青河县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正在此处进行保护性发掘,以抢救这处珍贵的遗址。

    在此次发掘中,考古队员在位于花海子北部湖边的一个遗址发现了许多叠放的五边形盾形石板,其中发现一块表面刻出图案,上部中间为圆形,圆形周围有排列整齐的人字纹。

    “这种五边形的图案以及上面的纹饰,与很多鹿石上所刻的盾牌图案非常相似,比如蒙古库苏古尔省乌什金?乌布尔14号鹿石上所刻的盾牌。”参加考古发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吕恩国研究员说,“这种带刻纹的盾形石板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因此考古队初步判断这是一种石质的盾牌。

    同时,负责这次考古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物认为,战斗中使用的盾在这里已被神圣化和礼仪化,在高等级的祭祀过程中,应当作为一种特殊的祭祀用品使用,同时具备“驱邪、避凶、防害”的多重作用。

    有意思的是,现代萨满的身上也挂饰小型的盾牌作为法器,说明这种习俗和传统源远流长,其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一千纪早期的阿尔泰地区。

    三海子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三大鹿石文化圈的交汇处,欧亚草原古代流行的鹿石以及混合型的鹿石在这里都能发现,此次考古队还从湖水中打捞出一通保存完好的头冠状鹿石,正面顶部面部位置有三道斜杠,脖子位置有一圈项链纹,身体正面刻有一柄短剑,左侧刻画箭箙(弓箭囊),右侧刻画一把战斧,展现了极为精湛的雕刻水平。

    郭物说,三海子石构遗址群是当地早期游牧社会举行祭祀礼仪活动留下的遗存,是今天了解古代游牧人群社会统治意识以及萨满为主的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料。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林梅村教授等学者们认为,三海子遗址群可能是大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开始称霸萨彦——阿尔泰草原地区的独目人留下的遗存。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有关独目人的描写,比如《山海经?海外北经》:“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海内北经》云:“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在西方,同样也有众多关于独目人的记载。

    从青铜时代末期到早期铁器时代早期,正好是草原社会从畜牧经济为主的社会向游牧经济为主的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期游牧文化在这个地区非常繁盛。三海子遗存是研究欧亚草原地区社会经济演化的重要材料,对于认识匈奴兴起之前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记者王文江文耀)

     

    来源:华夏经纬网

    整理:高德魁

     

     

  • 上一条快讯:
  • 下一条快讯: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聘 | 人员查询 | 下载中心 |
    版权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 网址:www.chpri.com
    联系电话:010-66235065, 邮编:100091 京ICP6854541-1
    网站建设:北京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