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报道: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6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相关负责人和参加本届常会刚刚回到国内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主要成员,讲述了申报成功的背后故事。
“2013年,经过组织专家审慎地论证,以最具有中华文化典型性、代表性为标准,我们在14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二十四节气’作为申报首选项目。随后,委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牵头开展对该项目申报材料的评审、论证和完善工作。”本届常会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
作为遗产项目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涉及多个学科,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比较少见。历时一年的筹备过程中,非遗保护、天文、历法、民俗学、农学等领域专家积极贡献智慧,相关社区、群体团结协作提供支持,每一次论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列入标准”指引下步步深化。
“2015年3月,按时提交‘二十四节气’项目所有申报材料。2016年11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秘书处公布的‘二十四节气’决议草案中对项目英文概述不甚准确之处,我们本着对遗产负责的态度,协调各方修改并提交完善后的文案。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常会前已做好相关问题的处理预案。申报得到文化部党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也凝聚了很多人艰辛的付出。”马盛德说。
“评审工作团队先后召开13次评审会,常常为了申报材料如何用词准确争得面红耳赤。”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表示,为在国际语境下清楚诠释其内涵,“二十四节气”之后紧跟“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而这短短几十个字经过多轮修改最终敲定。“熬夜是常事,评审工作会议往往持续三四个小时,甚至多次延续到凌晨。”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说,看似简单的申报表格,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收集资料、精心构思、反复论证,逐字逐句精心打磨。
目前,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我国有31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名录申报绝不应仅仅止于申报,还有更多义务和责任需要去履行。如何在国际化语境下,扎实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履行申报承诺,任重而道远。”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坦言,未来的非遗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本着践行《公约》宗旨,继续巩固非遗申报成果,在履约能力建设、国际人才培养、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全力推进,努力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文化部非遗司直接指导下,由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等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表示。
围绕“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王应德介绍,今后将每年定期组织“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培训普及相关知识、保护行动及其策略举措;促进代际传承,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并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优势,为不同学生年龄群组设计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采取加强调查记录、开展学术研讨、改善实践条件、强化协作机制、推动信息共享、举办专题展览等措施。
来源:文化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