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海关举行罚没文物移交仪式,将一万余件缴获文物移交给国家文物局,并划拨给恭王府博物馆。
位于三环边北京海关大楼的四层会议室里,恭王府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任鲁宁仔细端量起眼前的一个木头匣子,“这是清朝的一种木器礼盒,盒面的工艺可了不得,叫‘百宝嵌’!”这是一种始自明代的镶嵌工艺,由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等十来种不同珍贵材料共同镶嵌完成,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装饰手法中堪称“精绝”。“我们博物馆本身就主要研究王府文化,这对我们太有研究价值了!”
包括“百宝嵌”礼盒在内,昨日北京海关集中将10393件文物艺术品正式移交国家文物局,并由国家文物局划拨恭王府博物馆。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移交的文物中包含500余件三级文物,时代上到原始社会,下到民国时期,在品类上涵盖陶瓷、钱币、玉石、书画、古籍拓本与杂项物品等全部六大类。
“对我们来说,‘年纪’最大的1986年就入库了。”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部分文物走私案件周期长,此次文物移交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移交,而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北京海关历史上最大的文物移交活动。
2004年成立至今,恭王府博物馆目前有着一万余件的文物馆藏,“我们从来没有一次性接收过这么多文物,这相当于再给我们一个恭王府体量的文物宝库啊!”鲁宁说,为了迎接这批文物的到来,他们特意在恭王府里新建了一处800余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在这一万多件文物抵达恭王府博物馆后,它们将接受清理、注册、归档等一系列处理步骤。
“对于其中的破损文物,我们要花大工夫去修复。”鲁宁介绍,在文物归档完成后,1万多件文物都将分批、分阶段在恭王府博物馆中展出。
据了解,为了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打击走私文物牟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文物出口特许证,出口时须从指定口岸报出。
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关官员在出境口岸旅检时查验出可疑文物后,经由文物部门鉴定,将相关文物暂时扣押在海关专用仓库。如果涉及文物件数、等级达到一定规模,需司法部门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刑事处罚后,才可以对文物进行下一步处理。
来源:凤凰网
高德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