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栏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
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
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命名管理办法
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 没有推荐机构项目
  •  
    第八批“国保”核定 我国切实加强…
    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武汉…
    古村落消防隐患四起 专家呼吁提高…
    河南郏县"神秘"红石古寨 传承古村…
    世界专家关注文化遗产消逝危机 倡…
    北京火焰山营盘遗址保护工程竣工…
    第一办公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电话:010-66235065
    邮箱:yanjiuyuan010@163.com
    gdk2389@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 >> 综合信息 >> 正文
    辽宁朝阳发现1.25亿年前被子植物化石
    更新时间:2013/9/16

    又一种1.25亿年前在辽西大地上绽放花朵的植物被发现。科学家把它命名为黄半吉沟白氏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等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这一研究发现时称,这是一种新的被子植物化石。、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被子植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兴衰密切相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植物学谜团。十余年来科学家先后在朝阳地区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7种被子植物化石。其中,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迪拉丽花、瓶状辽宁果和黄半吉沟白氏果,都是在辽西北票地区黄半吉沟发现的。黄半吉沟白氏果的多个果实连接在一起,每个果实具有一个宿存花柱,果实中有一个种子,符合人们对于被子植物的定义。该化石属名以首批标本的捐赠人、朝阳的化石收藏者白雪东命名,种名以化石出产地点黄半吉沟命名。化石产出的地层在地质学上称为义县组,时代上属于早白垩世,形成于1.25亿年前。

    王鑫称,义县组特别是在黄半吉沟的同一地点产出的五种形态各异的被子植物化石表明,它们在义县组的涌现应当是长期演化的结果,早白垩世不会是被子植物起源的时代,被子植物的历史应当更长。因此,新化石的发现不但没有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相反,它只是把被子植物的起源推向更神秘、更古老的时代。 □张万连/本报记者/张辉

     

    来源:辽宁日报

    整理:高德魁

     

     

  • 上一条综合信息:
  • 下一条综合信息: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聘 | 人员查询 | 下载中心 |
    版权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 网址:www.chpri.com
    联系电话:010-66235065, 邮编:100091 京ICP6854541-1
    网站建设:北京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