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校园里的古树——“枫杨”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六朝松”
南师大289号雪松
总统府林森手植的雪松、东南大学的六朝松、枝条盘龙的古紫藤、爬墙虎……昨天,南京市园林局开始第五次为古树名木“摸家底”。此次普查为期一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树龄80岁以上的民国老树将被列为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建立健康档案。即日起,现代快报开通古树名木热线,市民有线索可拨打96060。通讯员 徐永洪 现代快报记者 余乐
将对1263株“绿古董”重新摸底
从1982年起,南京开始为古树名木“摸家底”,先后有四次普查。最近一次的普查在2008年,那次共1263株古树名木登记在册。不过,300岁以上的“树神仙”,只有39株。
由于城市建设、空气污染等因素,不少古树的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此次普查,首先要对在编古树名木重新摸一遍底。”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说。如现代快报独家报道过的编号“062”的雪松,是南京最大的一株,因管养单位浇水过多死亡。还有“安家”在下关码头的一株古树银杏,市民在工地上发现时它已岌岌可危,当记者第二天赶赴现场查看时,它已经移植别处,消失不见了。
园林部门将重新为1263株“绿古董”挨个查健康,如果出现长势衰弱、死亡或移植别处的现象,将及时更新档案、签订养护责任书。南京的“绿古董”,一半以上分布在中山陵、雨花台风景区等地,市园林局将和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争取于明年3月底前为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户口”,实现信息共享。今后,再有城建项目施工,相关部门一旦从信息平台上发现古树的身影,会考虑在规划中及时避开。
普查范围扩至江宁、江北等郊区
在全省范围内,徐州的“绿古董”有4394株,满300岁的有252株,而南京只能算中等偏上水平。
“南京拥有2500年建城史,古树名木总数却与此不太相称。”这让贺永顺很遗憾,他解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来因为南京城建速度太快,二来,近一半古树名木并不在园林部门的日常管养范围内,而是散落在各大景区和居民的房前屋后。而且,主城区的古树名木数量一直有限,古树,更多散落在偏远区域。
“以往的古树名木普查主要集中在主城,而此次普查的重点之一便是扩大普查范围,把眼光放在南京的11个区。”贺永顺说,江宁、江北、高淳、溧水等偏远区域尤为重要,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和树木价值,适当扩大到区以外的公园景区和历史文化名村范围,寻找散落在民间的“遗珠”,经过专家论证和鉴定,报请市政府进行审批,然后挂牌。
80岁以上的老树纳入“后备队”
民国悬铃木(俗称“法桐”),对于南京而言太重要了。不过,它们只有80多岁,资历尚浅,不足以列入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名录。
根据去年公布的《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中山大道”、长江路一带历史文化保护风貌区的民国悬铃木,已经列入了南京古树名木储备名录。这意味着,给它们撑了一把绿色“保护伞”。不过,仍有不少民国时期植下的树种亟须得到保护。
最委屈的,应该是陵园大道上的那些民国悬铃木。高足有30米,浓阴蔽日。“中山陵建陵时植下的一批树木,不少未满100岁的珍贵树种都作为名木被尊为‘绿古董’。”一名园林专家告诉记者,如陵寝周围的圆柏、雪松等。不过,陵园大道上的悬铃木,连准古树名木都不是。这名专家推测,可能和南京的悬铃木数量太多有关。
今后市民们再也不用为它们担心了。此次普查,年满80岁的民国树木将全部列入“后续资源”进行调查、建档。如此一来,不少民国时期的老树,都能理直气壮地跨入准古树名木的门槛。一名业内人士说,在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时,他们曾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个古老的“家族”,包括龙柏9株、石楠3株。“天文台历史悠久,又经历过战火,这些老树肯定经历过不少沧桑。”他说,单从遒劲的树根就能看出,这批树植于建陵初期。遗憾的是,由于年龄不够格,这些老树最终落选。“这次选拔后续资源,我们决定将它们再次进行申报。”
哪里有古树
尚未挂牌保护?
请拨打96060热线告诉我们
“南京城经历了太多变迁,这些古树突破建设的干扰存活下来,实在不易。”贺永顺说,他坚信这些古树背后都有故事。不过,古树名木普查涉及面很广,他请市民们和企事业单位尽可能提供古树信息。
此次古树名木普查将持续至明年3月底,完成调查、核实、登记、鉴定、拍照、建档、挂牌等一系列工作,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即日起,现代快报开通古树名木热线,如果您知道哪里有尚未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请拨打热线96060告诉我们。
来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