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渠泗县段风光秀美。资料图片
千年古运河,承载了中国王朝的更迭,也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再过一个月,“中国大运河”能否写进“世界遗产名录”,将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揭晓。在“中国大运河”中,安徽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两个申遗点仿佛两颗“明珠”点缀其中。
“活运河”让评审专家惊叹
隋唐大运河在我省境内属于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流经淮北和宿州两市,全长180公里。其中,通济渠淮北段主要在濉溪县境内,全长41.5公里,均为废弃河道,部分河床为地下遗址。泗县境内则留有隋唐运河故道,这也是隋唐大运河现存唯一一段“活运河”。
“这段活运河,现在还在做灌溉用。”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活运河与泗县环城河相交,两侧建有住宅。现在河道和水体保存完整,反映了通济渠河道的原始风貌。
去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到我省两个申遗点进行现场评审,对此也颇加赞赏。“专家对两个申遗点的评价是‘很壮观’,认为柳孜遗址和泗县活运河在保护、利用方面做得不错,特别是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结合得很好。”该负责人回忆说。
申遗点近一年重点“治污”
在确定两个点段进入首批“大运河申遗”大名单后,我省对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重点进行了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搬迁、展示。
“在本体保护方面,我们比其他城市更有优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早在1999年,隋唐大运河遗址在濉溪县被发现后,我省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挖掘。当地文物部门也对遗址进行了保护。
这两年,两个申遗点的环境整治一直没有中断。该负责人说,对于环境的整治,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的。“活遗址”通济渠泗县段正逐步实施全线污水截流,目标打造“生态运河”,同时增加运河水质、水位、驳岸、遗产区、缓冲区监测网点,采集相关数据。而柳孜运河遗址保护规划也在加快编制进度。
6月中下旬揭晓最终答案
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去年,国家文物总局公布了首批名单,包括8个省市35个城市的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我省两个遗产点入围。
记者了解到,6月15日至25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将被决定是否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申遗成功,安徽的大运河遗产将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若申遗成功,除了要按照国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进行规划保护外,当地也要编制更加细致的专项规划,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
来源:新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