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非遗保护名录去年又添新丁。去年,广州新添19项市级项目和7项省级项目。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广州文化蓝皮书报告指出,尽管广州非遗数量在不断增加,但非遗工作在名录、传承、展示和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
◎现状去年非遗名录新添19成员
广州文化蓝皮书指出,去年,广东省公布的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代表性名录39项,扩展名录28项。广州有7个项目名列其中。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打铜工艺是唯一新入选代表性名录的项目。其余入选的扩展名录项目包括番禺区的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荔湾区的象牙雕刻、海珠区的广彩瓷烧制技艺、白云区的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南沙区的民间信俗(观音信俗和南沙妈祖信俗)、从化的春节习俗(掷彩门)等6项。
同时,市级非遗名录新入选项目7项,扩展项目12项,内容涵盖传统的技艺、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和民俗项目等。
蓝皮书认为,近年来广州非遗保护名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扩展名录大大多于新入选名录。“这与省级名单中代表名录大于扩展名录的情况恰恰相反。说明广州市在过去八年中对非遗项目的挖掘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可以申报的新增项目越来越少,只能在扩展名录上下功夫。”
二是广州的名录在继续保持优势项目的同时,还关注了弱势项目。例如传统体育是广州非遗弱项,在2013年以前仅有一个省级项目,2013年共审批了两个市级体育类项目。
据统计,截至去年,广州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个,省级61个,市级99个。
◎不足轻视非遗保护无明确指标衡量
经过前几年的不断努力,广州市的非遗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蓝皮书从“硕果”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怪圈”。
报告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文化部门对申报阶段的重视程度往往大于对保护阶段的重视,出现申报成功后保护阶段的力度反而减弱的现象。随着申报成功而来的是国家的拨款。保护阶段呢?虽也有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但是不甚明确,也没有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所以申报成功后的保护令人堪忧。
报告认为“重数量、轻保护”怪圈主要是因为结果比过程更容易衡量,所以结果也就比过程更受重视。报告建议,目前应从一味地追求项目、传承人数量的怪圈中走出,把重点放在对已有项目的后期保护上,而不是迷信新增项目数量。
◎传承非遗的社区传承还在起步阶段
如何将非遗项目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世代流传?
报告指出,除专业化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外,非遗的大众传承主要有学校传承和社区传承两种。广州在学校传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举办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及“暑期青少年培训班”等,但是在社区传承方面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但是,社区传承作为大众传承非遗的有效途径,却没有被很好地利用。报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是避免非遗工作由政府唱独角戏,唤起民众参与热情的良方。其中,培训班、传承基地及非遗活动是普通市民以社区为载体传承非遗文化的最好方式。
报告提到,全国的许多省份都有相关的培训班开班。但广州,很少开办这样的非遗培训班,从已经公布的三个市级传承基地来看,也没有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中有非遗活动的开展,但全市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非遗项目之传承出现困难,蓝皮书直指其问题在于缺少与民众沟通的有效渠道。尽管有一些非遗项目开展了普通展示,但面对的群体过于狭窄。另外,没有设立“非遗”项目微博,这与其他城市相比相对落后。
◎建议依托社区拓宽非遗传承新路
“依托社区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是广州市的特点,可以预见,社区传承将成为广州未来重要的非遗传承方式。”
广州文化蓝皮书报告课题组建议:一方面,广州市要统筹各个社区可以开展的非遗活动,以保证非遗活动的惠民范围。可以根据各个社区所在地域的非遗资源展演非遗文化或是利用特殊日组织非遗活动,如文化遗产日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另一方面,各个社区应对本社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登记。
另外,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一方面,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在非遗保护单位方面,进一步增加民营企业作为保护单位,并为民营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实现非遗保护的多方面参与。
针对目前广州非遗宣传力度较为薄弱的问题,蓝皮书主张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做好宣传:一是学习韩国民俗博物馆大巴式的流动展览模式,根据广州珠水特色,设计一个水上巴士非遗博物馆,“一边听着古琴、粤剧一边吃早茶、宵夜”。二是利用官方微博平台加强市民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三是建立数字非遗博物馆,创立官方非遗电商平台,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了解广州非遗资源。
南方日报记者 陶达嫔
实习生 龙淼辰
(原标题:非遗重数量轻保护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