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家住无锡清名桥附近的赵永福大爷总爱到运河边散步,以横跨大运河的清名桥为中心,北至中国丝业博物馆,南到水仙道院,向东沿伯渎港至兴隆桥。河里是桨声灯影,岸上是粉墙黛瓦,传统的塔、寺、窑、馆与现代的林立商铺和谐共处。
0.44平方公里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大运河最美的景观之一,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誉。3000多年前,泰伯奔吴在此开凿了伯渎港;2500年前夫差开凿古运河,从隋朝到清朝,这里形成了米码头、布码头、窑码头、丝织业码头。这里是一座没有围墙、不收门票、市民可以随时来游览、休闲的露天博物馆。
“以前说起公共文化服务,无非是让老百姓唱唱歌,跳跳舞,现在不一样了,文化遗产融入了百姓生活,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和老百姓的归属感。”无锡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处长刘宝山说。
“一二三四八十”是无锡文化遗产的新亮点,分别指“一条古运河、两大遗址公园、三大文化发源地展示基地、四大历史街区、八大博览园、十大古村落”,这些文化遗产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无锡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除大运河外,鸿山遗址和阖闾城遗址突出了无锡的吴文化底色,前者为工业区增添了文化功能,后者则以文化遗产带动了影视业、旅游业,成为改善人居的文化引擎。惠山古镇、小娄巷等历史街区,吴文化、佛教文化等8大文化博览园,已成为无锡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甘露、璜塘等10大古村落则成为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景点。
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厚,拥有吴歌、锡剧、道教音乐、惠山泥人等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无锡人的生活中,它们同样发挥着润物无声的文化功能:锡剧传承人在中小学开社团授课,成立“锡剧传承特色学校”;一年一度的惠山庙会源自明代,每年长达一个月的非遗大展演,参观市民多达十万人;在南长街历史文化街区,南水仙庙变身为无锡道教音乐馆;利用工业遗产“永泰丝厂”建成的丝业博物馆重现“一丝一缕、编织华彩”的美景;和平书场成为锡剧、评弹等吴地雅韵集中展演的舞台……传统文化在这样的传唱中润物“有”声,文化遗产就这样走出博物馆和书本,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来源: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