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合肥市城隍庙,它可是咱合肥市一处响当当的地标。这里不仅有古玩市场、娘娘庙、思惠楼等传统文化建筑,还有一处集聚地气人气、文化内涵浓厚的“宝地”——文化馆。虽然还处于改造期,可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这里却格外耀眼。
非遗项目、传人专设“档案库”
合肥,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人民代代相传、岁月积淀的劳动与生活文化轨迹的反映。
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市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非遗”四级名录,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
合肥市文化馆馆长杨晨告诉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完成5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涉及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手工技艺、消费习俗等15大类。
值得一提的是,“庐剧”、“洋蛇灯”、“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4项已经入选国家级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5项非遗入选了省级名录保护项目;“犟驴”等64项入选市级名录保护项目。
多办活动让“非遗”重回民间
合肥市在开展“非遗”普查的同时,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管理范畴,采取多种方式,做到普查、保护同时并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合肥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非遗保护工作,对于生活较困难的非遗传人给予生活补助。对珍贵的非遗资料和实物,也进行了妥善保管和展示宣传。
合肥市以文化馆为基地,新建了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常年免费为市民提供一个展示民族民间文化的窗口。同时,将保护工作与活动有机结合,不定期举办非遗传人的作品展示,将展销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
非遗将进入学生课堂
迄今为止,合肥市文化馆连续6年成功举办“合肥市非遗暑期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
在家受欢迎,出门也要叫得响。合肥市众多非遗传承人还在政府组织、推荐下,外出表演展示魅力。国家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人刘靖,省级非遗项目“葫芦烙画”传承人郑小良、“火笔画”传承人刘凯,都曾经远赴澳门参加春节习俗展,引起强烈反响。
杨晨表示,合肥市将继续扩大与学校、社区的合作,利用中小学课堂、社区活动中心等,让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传统剪纸、画塑、泥塑、皮影戏等进课堂、进社区,走进市民的生活。
晨报星级记者方佳伟
■记者手记
非遗其实可以很“亲民”
在很多人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总是有那么点距离感,除了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展会上,亲身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建立相对专业的队伍、到群众中去与民同乐、手把手教孩子认识并喜爱非遗,合肥市文化馆这几年的做法表明,只要思路和方式对了,“非遗”也可以很“亲民”。
非遗本来就来自于民间,因此走平民化的道路是其向前推广的内在之意。把非遗传人请进来,让他们走进课堂,走近孩子,免费手把手教孩子们绝活,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这些好看的、好玩的,可以让非遗的神秘感渐渐淡化,这样一来,非遗就不会永远只躺在书本上。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