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7日新媒体专电(叶心可)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有一个“怪村”,原叫“怪草村”,因为村子里发源着一种草茎特别坚韧的怪草而得名,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怪村”。然而,最令村民们骄傲的却不是这怪草,而是另一种独特的事物——太平鼓。
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
太平鼓是一种单面鼓,以桑皮纸为面,下坠铁环,形如蒲扇。表演者用竹枝做成的鼓棒敲打鼓面,并伴随着鼓点声变换阵型,随乐起舞。别看它是纸糊的鼓面,但数十人一同敲起来,鼓声震天铄地。加上鼓点复杂多变,配上轻快灵动的舞步和铿锵悦耳的铁环碰撞声,场面十分欢快热闹。
据介绍,太平鼓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可以追溯到宫廷舞,后来由于怪村是官地,太平鼓就辗转流传了出去。经过逐步演进,到解放后太平鼓的舞蹈风格已与当地健康朴实的农村生活密不可分,常见的套路有“卧娃娃”“推磨”“串胡同”“摇头跪”等。村民刘瀛介绍,“那时家家户户都有鼓,每到农闲和过年的时候,男女老少都会出来一起打。”他的婶婶吕翠琴便是如今京西太平鼓的传承人。
怪村村委副书记杨艳丽介绍,太平鼓本是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一种娱乐方式,后来经过丰台区文委编舞,形成一整套的表演形式。“太平鼓最辉煌的时候是1984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的表演,当时在场观众赞不绝口,以为表演者是专业的舞蹈人员。其实不是,都是村里的老太太跳的。”“原生态”“接地气”就是怪村太平鼓的标签。
2008年,太平鼓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然而在享受这光环的同时,怪村太平鼓也像其他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一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
红色“1+1”:注入崭新活力
2012年,北京联合大学生化工程学院工程与艺术系工业设计专业的一批学生党员开始与怪村党支部结成红色“1+1”的共建对子,共同保护濒临失传的太平鼓文化。两年时间内,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怪村设计出一系列鼓面图案,从传统精致的凤凰牡丹到新颖可爱的卡通造型,风格各异。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设计出许多以太平鼓为主题的实用型周边产品,如扇子、钥匙链、包装袋、冰箱贴等。
“每代人的生活环境和价值观都不一样,村里的大妈打太平鼓都打得很好,但是小孩是不是喜欢就很难说了。一种艺术要让它有生命力,就应该老少咸宜。所以,怎样用年轻人的眼光来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校方与怪村党支部共同举行的太平鼓推广方案座谈会上,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工程与艺术系党总支书记霍罡老师说道,“联大的校训是学以致用,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独特视角,所以结合他们的专业能力来为保护传统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相信这是多方受益的。”
“传下去”和“走出去”
怪村村委会对联大师生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在积极地探寻怪村太平鼓文化的生存之道。村委会主任刘建军表示,当务之急是让青年一代了解并喜欢上太平鼓,这样才能让它“传下去”。
刘建军说:“原来的表演套路吸引不了年轻人,所以在改进太平鼓外观设计的同时,还应该逐步更新太平鼓自身的表演形式。今年,村里请专业老师编排了新的舞蹈套路和音乐,还为村民们定制了演出服装,使得整个太平鼓表演的面貌焕然一新,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下一步,刘建军计划同当地学校对接,争取把太平鼓列入当地学校的课程中去。“以前我们只是在暑期开展太平鼓培训班,但今年我要把学校这事落实了。”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不通过这种方式,怎么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