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告 栏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
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国…
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命名管理办法
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 没有推荐机构项目
  •  
    第八批“国保”核定 我国切实加强…
    国家一级文物“孙中山花盆”武汉…
    古村落消防隐患四起 专家呼吁提高…
    河南郏县"神秘"红石古寨 传承古村…
    世界专家关注文化遗产消逝危机 倡…
    北京火焰山营盘遗址保护工程竣工…
    第一办公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电话:010-66235065
    邮箱:yanjiuyuan010@163.com
    gdk2389@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 >> 综合信息 >> 正文
    王立群:中国家风传承遇到断层 北方比南方严重
    更新时间:2016/2/16

     

    点击进入下一页

    王立群

    23日起,“欢欢喜喜过个年”开辟专题,跟踪报道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政法委、河南省委省直机关党委等部门主办的2016年文明河南·暖暖新年主题活动之“中原名家话家风”,看看哪些好的家风家训值得我们推崇。

    身着一身中式衣服,侃侃而谈,显得儒雅睿智,非同寻常人,这是王立群给记者的最初印象。

    说起自己如今取得的成就,王立群颇为满意,有“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师”等头衔,可以说王老是享誉世界的名人。但见过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身上没有一点名家的架子,反倒是更亲切。

    □东方今报记者夏萍/文 张晓冬/

    当好学生关键看自己

    今年72岁的王老是这样概括自己的人生轨迹的:祖籍山东,出生于安徽,童年居南京,8岁移居开封,从此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自己取得的成就,他吐出“家风家训”四个字。他说,自己这辈子最感谢的是母亲。

    王老说,他的父亲毕业于齐鲁大学英文系,母亲则毕业于女子师范学校,他们家是真正的诗书世家。1958年,学习全优的他小学毕业,却因为家族成分问题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只能被打入另册,进入一家私立学校。这让他非常沮丧,但母亲教育他:“学校条件差,也能培养出好学生,关键看你有没有骨气,自己努力不努力。”

    那时候,母亲还常常教他背诵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些话令王老愤愤不平的心平静了许多,并使他顿悟出,“外在的环境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内心要变得很强大”。此后,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王老都会想起母亲教他的孟子的这几句话。

    痛惜家训传承断层

    王老认为,现在中国家训家风的传承遇到了断层,这种情况,北方比南方更严重。南方交通便利,很多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都选择了出国,出国时也会把自己的家谱带上。改革开放后这些人一回国,寻根意识也很强烈,家谱因此回流,基本没有断层。而北方人海外宗亲比较少,家谱一旦毁坏,就再也找不回来。

    现在家风家训的没落,最重要的还是家族的没落,过去的家庭中都会有好几个孩子,弟兄多,子孙多,就要对孩子们进行管教,也就可以形成比较有规模的家训。而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型的家庭模式,形成不了家族,因此传承的基础就破坏掉了,家族不存在,家风家训包括族谱也就不复存在了。

    “很多家庭没有家谱,不知道姓从哪儿来,祖上都有什么人。这对一代代孩子的成长是有影响的。”王老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环节”,家风家训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必要,更是非常重要。

    古之圣贤与家教分不开

    王老坦言,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都有家风家训的传承。比如说,中国记述家训家风的这类书叫家书,产生的比较早,南北朝时就有一部名著《颜氏家训》,从各个方面阐述做人持家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

    世界历史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子女的教育。古人教育子女多是通过祠堂和学校来完成,让他们诵读经典,如《论语》等四书五经,即使孩子年龄小不解其意,但仍要求他们烂熟于心。官宦人家、富商巨贾则有自己的祖庙,为孩子请来专门的私塾老师,一对一教学。皇帝有太庙,皇子公主们就是在那里完成最初的教育。

    “而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就都与家庭的教育分不开。”王老举例说,北宋范仲淹、晚清重臣曾国藩都得益于家族的训教。尤其是曾国藩,因为他长期在外,给家里子女写了不少信,最后编辑成书叫《曾国藩家书》,他的家书对其后代影响非常大。也正是受曾国藩的影响,曾氏家族出现了许多名人。

    低调才能做大学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河大,王立群教学非常认真负责,行事却很低调,常常深居简出,只是一门心思潜心研究学问,甚至好多人同事多年,他却不甚熟识。

    王老认为,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低调才能做大学问。而他之所以一直坚守在《百家讲坛》,也只是希望能代表河南站在那里,成为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以权势论高低,而是能在内心稳住“道义之锚”。这些年,研究历史的王立群始终坚持着一个学者的本分,不争名逐利,他笑称自己对于处界的各种诱惑自带免疫,依然是甘心蜗居一隅白首穷经。

     

     

     

    来源:大河网

     

     

     

     

  • 上一条综合信息:
  • 下一条综合信息: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聘 | 人员查询 | 下载中心 |
    版权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 网址:www.chpri.com
    联系电话:010-66235065, 邮编:100091 京ICP6854541-1
    网站建设:北京易网络